学院资讯

首页 / 正文
艺设学子刘清清的创业故事:让巫溪腊肉走出大山
文稿:陈紫凝、王秋霖    初审:黄竞瑶    复审:章文祥    终审:张翌    发布时间:2025/11/03    点击数:


2025年10月

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

全国总决赛在郑州落下帷幕!

永利集团yl6809官网《腊年代--“腊”响世界的中国味道传承》

项目团队斩获国家级银奖

实现学校在该项顶级赛事中的

历史性突破!!!

让我们一起来听听

“刘清清与腊肉”的故事


我要让巫溪腊肉走出大山

在巫溪县腊年代食品有限公司的工厂,几位叔叔嬢嬢分工明确,动作麻利地制作着腊肉。他们手中那些深褐色“坨坨”,正是能够让人吃了久久不能忘怀的腊年代腊肉。从小就爱吃外婆做的腊肉的刘清清,如今真将埋没在巫溪大山深处的腊肉运了出去。


 

工人分装腊肉和腊肠

刘清清是土生土长的巫溪人。从他有记忆开始,父亲就通过自家的小作坊将自制腊肉卖给街坊邻居以及小镇餐馆。家里的腊肉油而不腻、瘦而不柴、晶莹剔透,看起来颇有食欲,销售却处处受限。“怎么才能将家里的腊肉运出巫溪的大山呢?”这是刘清清一直以来想要解决的问题。

 

腊年代腊肉展示

2022年进入大学后,为了更好的将腊肉卖出去,刘清清决心将创业想法付诸于实践。他组建了30多人的兼职团队,创新设计产品包装。但新年高峰期产能不足,错失和薯光农业有限公司的大订单合作,让他很快意识到只解决包装设计问题并不能让腊肉真正规模化、品牌化。接着他带着团队耗时一年,参加各类农特产品展会活动,聚焦“广东皇上皇”、城口腊肉等行业标杆,探索出一条适合巫溪腊肉的发展道路。


 

刘清清对其他地区腊肉进行调研


做强 “腊味产业” 引擎,以创新驱动激活巫溪腊肉传统基因

在创业路上,刘清清瞄准“健康+创新”双赛道。在传承巫溪千年腊肉工艺基础上,他探索低盐腌制技术,决心“撕掉”腊肉“烟熏、重盐、不健康”标签,现已获得多类商标注册证书。

在原料选择方面,他严格收购符合标准的优质农家猪、精选巫溪上等花椒、井盐,让顾客买得放心吃得安心!

在技术方面,创新了三大核心技术,其中低盐腌制技术让腊制品达到“两无一低”,能够在腊肉口感得到保证的基础上,延长保鲜时间。在2025年3月,刘清清还将厂房进行智能化生产进行升级,升级后的工厂最高月产能达5万斤

      

 

在产品与包装方面也注入了创新理念,刘清清提出将腊年代腊肉分为黑标、金标、绿标以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,并且设计制作不同的包装。同时推出了“腊享好味”腊肉丝,在高校试营业阶段得到一致好评。 

 

 

三标产品包装

 

腊肉丝产品包装

 

刘清清和团队成员在工厂前的合照

 

 

聚焦 “乡村振兴” 蓝图,让巫溪腊味成为山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鲜活样板

创业初期,刘清清频频参加各类展销会活动以累积更多经验。2024年7月,刘清清返回巫溪,与巫溪当地食品加工企业联合组建巫溪商会构建“企业 + 农户”产业链,于尖山镇设立5个标准化收储点,每月平均收购生猪30头,助力农户增加收入。所创立的公司截至目前间接创造80个就业岗位,为乡村留住劳动力,激活“造血”功能。

创业三年间,刘清清的事迹受到多家主流媒体关注。今年1月,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三农优选节目录制,巫溪腊年代腊肉亮相中国农业品牌甄选会,被选为央视农业农村频道推荐品牌。作为返乡创业青年代表,今年6月刘清清接受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采访,进一步拓展了腊年代品牌的知名度。

 

刘清清与三农优选进行签约

 

刘清清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的采访


如今

刘清清的“腊年代”正以青春创新力

续写传统腊肉的时代新篇

这位00后返乡创业者

用匠心与闯劲证明

传统美食遇上青春创意

能为乡村振兴点燃更旺的“烟火”

友情链接: 学校官网 | 学校教务处 | 学校学生处
邮编:401520 联系电话:023-64289346
地址:重庆市合川区学府路9号
版权所有:yl6809永利集团(中国区)官方网站-首页|NO1